全民开启“坐月子模式” 给你宅家“云生活”最全攻略
春节前,小编还在对家人早已安排好的出门走亲戚感到“头痛”,没想到,不到大年三十,抗疫已经开始号召“闭门不出”,到了大年初五,更是开始延长假期,“宅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于是乎,全民开启“坐月子模式”。小编也一反常态,开始觉得出门走亲戚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甚至有点想念昔日里嘴不停的七大姑八大姨们。
然而对比有自控能力的成年人来说,“心态崩了”的更多的是小朋友们。那么,如何才能让小朋友在不外出的同时学业也不落下呢?
“互联网+教育”是个好选择。
站在家长的角度,河北省邯郸市靳女士有两个孩子,分别上小学二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平时通过冀云App和钉钉App线上学习。
她对“互联网+教育”模式比较满意,也深感老师的不易。一方面,孩子网络学习需要使用各种电子产品,但这些产品对眼睛不好,所以老师尽量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缩短上课时间。另一方面,与学校直接挂钩的网络课程均不收费,在不花冤枉钱的同时,把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成本也省下了。
站在老师角度,河南省信阳市某小学四年级班主任王老师认为,一定程度上,自觉的学习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更有效,而不自觉的学习者在常规的组织学习活动中更有收获。
不过,小朋友年龄偏小,再加上学习的自觉意识不强、自控能力较弱,导致线上教学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对于老师来说,学校领导对老师的要求比平时更高、更严,工作日除了当“主播”外,还要统计、上交学生的学习日志和健康信息表。
除了孩子学习,中国人对于吃饭也豪不含糊。
为了防疫安全,诸多之前习惯前往线下超市和菜市场采购生鲜果蔬的消费者,转而成为生鲜电商平台的新用户,加之“原住民”——年轻人用户,全民掀起网上“抢菜”热潮。
小编从美团处了解到,美团发布的《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整体展示了人们因居家防疫不出门,将购物重点转移至外卖平台后,所带来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模式的变化。
从购物人群看,使用外卖购物的人中,有1%出生于1970年之前,是50岁以上、更偏爱在家做饭的人群,说明中老年群体也加入了“外卖扫货团”;还有36%的消费者是80后,这部分外卖用户在春节期间的增长幅度最大达7%;90后依然以53%的比例牢牢占据了外卖平台主力军的位置。他们推动方便面、豆干、饮料、膨化食品、叶菜成为春节期间商品销量的前五名,堪称“宅家快乐五件套”。
其中,香菜以接近百万的销量和土豆等一起,成为了“国民蔬菜”。不知这个销量,有没有您的贡献?
上海市闵行区的居民华先生家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通过“互联网+生鲜”解决,并逐渐成为习惯。他觉得商品总价虽略高于超市,但涨幅在他的接受范围内,毕竟比去线下实体店更安全。
小编发现,朋友圈里经常有人咨询“哪家医院没有发热门诊?”多次回复后,小编借平台提醒大家一句,想看医生又怕不安全可以尝试“互联网+医疗”模式。
目前,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微医、阿里健康等10多家线上医疗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性和便利性,向大众科普疫情防护知识,并联动全国的医生、专家展开线上问诊、心理援助等行动,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寻医问药。
小编追问京东健康得知,1月26日以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平台累计服务用户超过380万人次,日均问诊量在10万左右,高峰时期1小时之内就可接到问诊需求近1万人次;自2月6日开放全部科室免费问诊后,京东健康免费在线问诊平台的访问用户数增长了近一倍。北京是在线问诊用户数最多的城市,其次是武汉和上海。
针对此次疫情,1月26日,京东健康上线“防范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免费在线问诊平台,面向全国各地区出现咳嗽、发热、乏力、腹泻等症状的用户,免费提供医生咨询服务;为寻求心理帮助的人们、特别是一线医务人员,也提供了免费的心理疏导热线服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是“宅经济”带火了“互联网+”板块下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和视频娱乐等几个细分“赛道”,闭门不出使得人们尽可能把线下生活场景转移到线上。
对于搭上了疫情隔离刚需的顺风车的这波“互联网+”行业,盘和林给出建议,若想长远发展,必须抓住用户的痛点需求,比如线上办公协同效果不佳,在线学习效率不高,未来哪个产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就能走的更远。当下被点燃的“宅经济”启发了互联网产品需要深度下沉,围绕用户痛点打造更成熟细致的商业模式,提高用户体验,不要让产品沦为疫情之下的一时之需。
这是小编梳理的一份宅家“云生活”攻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综合实力够强,智路建广完全符合紫光重整管理人要求
智路建广管理模式和盈利能力向好,紫光集团重组未来可期!
康师傅“急难救助车” 救灾一线一碗热面暖人心
排行
精彩推送
- 中国最大超稠油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超2000万吨
- 深圳盐田港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416.11万标箱
- 农业农村部:春节、冬奥会期间“菜篮子”供应充足
- 住建部: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企项目逾期交付风险
- 青海政协委员:以环保为目标打造中国碱都
- 耕地资源有限 中国官方回应如何扩种大豆
- 十问中国经济2022:如何增强创新“第一动力”?
- 春节恰逢冬奥,肉蛋奶果菜鱼供应总量充足!
- 中科环保、BYD半导、工大科雅1月27日创业板首发上会
- TMT时报|字节跳动2021年日均进账10.7亿元人民币 中兴旗下手...
- 竞争力超强!基金经理称光伏产业链值得重点挖掘
- 湖北GDP迈上5万亿元台阶 疫后经济强势复苏重振
- 重庆直飞香港客运航线复航
- 福布斯发布2022年美国慈善富豪25强 巴菲特居首
- 青客租房申请破产清算 曾为国内长租公寓第一股
- 报告:中国科技企业仍将引领办公楼需求增长
- 贝恩: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市场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地推出系列举措 全力做好春节期间重要...
- 农业农村部:2021年粮食产量创新高
- 到2025年我国实现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超70% 枢纽机场...
- 山西省政协委员刘兴亮:用“元宇宙”打造数字文旅新业态
- 粤政协委员建言:建立跨境电商行业标准 打造产业生态链条
- 中药创新药密集获批上市!片仔癀3款中药新药在研 未来3~5年...
- 预制菜再成资本市场新宠,万亿市场谁是赢家?
- 中石化近亿元投资博清科技,首入机器人赛道
- 又一起“青花椒”案二审胜诉,成都商户:准备申请自己的商标
- 以智能化破题转型升级 重庆加速打造“智造重镇”
- 海关总署:2022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启动
-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春节消费提示:办卡续费要谨慎
- 渝昆高铁川渝段站前四标首个连续梁浇筑合龙
- 住建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坚持“房住不炒”
- 五部门调整疫情期间免税店经营和招标期限规定
- 新疆铁路货运发送量突破1000万吨 实现新年开门红
- 深交所网站显示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 【数据看盘】外资扫货大金融 一银行股连续四日买入居首
- 创业板上市委:比亚迪半导体等三家企业首发1月27日上会
- 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125.76亿元 大幅净买入中国平安13.53亿元
- 龙虎榜:2.52亿抢筹拓新药业 外资净买2股 机构净买6股
- 1月20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附名单)
- 个股普跌!大金融板块逆市护盘 流动性环境向好 机构:关注...
- 百世集团因交通事故新增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127.74万元
- 农业农村部:适当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
- 拼多多与美的集团合作:年销售额破100亿共同推动数实融合
- 公益是社区的基因,哔哩哔哩公益平台正式上线
- 四川两会聚焦“双碳”目标 多领域发力打通绿色发展之路
- 地产股债大涨!LPR“降息”落地,房贷少了!还释放哪些信号?
- 足力健新增被执行信息 执行标的为128万元
- 多家公司元宇宙商标被驳回
- 游戏人均支出344元,氪金王腾讯、网易现吃老本隐忧
- 当“织布机”变成“断魂刀” 一场万亿成交下的存量博弈
- 港股招商局中国基金:附属公司完成出售寒武纪股份 获得分配...
- [情绪与偏差]震荡弱势 个股补跌
- 逆势大涨 重要信号释放!
- 投诉量超6000条 新老IP交替明显!股价走低泡泡玛特如何破局?
-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5.76亿元(附股)
-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5.76亿 净买入招商银行17.1亿、中国平安13.53亿
- 名将傅友兴最新持仓:贵州茅台退出十大重仓股 增持轻工、汽...
- 四川两会聚焦“双碳”目标 多领域发力打通绿色发展之路
- 贵州省2021年白酒产量34.81万千升 同比增长30.5%
- 商务部:取消加征关税符合中美两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根本利益
- 广东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发布 深圳31758元/平方米居首
- 青海:2025年枸杞产业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以上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夺取今年夏粮小麦丰收
- 农业农村部:2021年脱贫人口人均实现产业增收超2200元
- 从地方两会看“数字长三角”:发力加速跑 提升全球话语权
- 农业农村部:2021年猪肉产量基本达到历史正常年份水平
- 农业农村部:预计未来3个月菜价将比较坚挺
- 开年来新基金成立总规模542亿 不足去年同期1/6
- 北向资金尾盘加速抄底
- 北向资金尾盘净流入超150亿元
- 北向资金抢筹125亿!金融股走强 逾3800只股下跌
- 和信投顾:大盘早盘探底回升 超3600只个股下跌
- 地产债整体走高
- 五大上市险企2021揽2.49万亿保费 2022保险业能否走出资产负...
- 和信投顾:指数缩量整理 金融扛起大梁
- 年内最赚新股诞生:N诚达破发潮中一枝独秀 单签最高盈利超5万元
- 复盘50涨停股:九安医疗、精华制药、翠微股份封板 湖北广电炸板
- 三胎概念股大涨 国家卫健委称将研究出台更多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 恒指大涨逾3%逼近25000点 科技指数飙升4.5%
- 【每日收评】北向资金超百亿买入难挡两市普跌局面!资金抱团...
- 河南安阳:职工治疗观察隔离期间需支付报酬
- 摄像头遭破解视频成“套餐”?猎奇扭曲的买家和卖家
- 河南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8000亿
- 河南真金白银造强“生血”机制 助振兴、防返贫
- 2021年安徽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7013个 沪苏浙占比超五成
- 否认销售人员大量离职的迈瑞医疗 欲给2700名员工戴“金手铐”
- 广东茂名用“万里碧道”为民众编织宜居宜游的富民大道
- “世界一流强港”怎么建?浙江宁波破局重塑港航新优势
- 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 七欣天利润上涨靠外包员工?公司多家子公司受到行政处罚
- “数”说江苏2021:GDP增长8.6% 迈上11万亿元新台阶
- 宠物寄养服务开始预订 春节期间费用普涨5%-10%
- 四川成都一火锅店疑似发生集体中毒 商家:目前正常营业
- 中国开通5G基站超140万个 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5.18亿
- 不锈钢期货主力合约涨停
- 沪锡期货主力合约持续拉升
- 南向资金净流入超50亿元
- 工信部:2021年电信业务收入规模达到1.47万亿元
- 时隔21个月中国5年期以上LPR下调 房贷利率继续回落
- 如何提升生育水平?专家:推进性别平等 促进家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