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富 > 正文

凉州:高质量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新要闻


【资料图】

中国甘肃网5月18日讯(本网记者张振国通讯员马艳)气势恢宏的天马文化、灿若繁星的五凉文化、博大精深的凉州儒学……悠久的历史为凉州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也为武威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武威市凉州区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坚持文化自信,深化文旅融合,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众多优质文旅产品,激发了多层次消费,让文化发展有活力、旅游发展有魅力。

凉州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深入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工程,积极培育打造凉州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累计建成三级以上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44个、乡村文化广场24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42个、图书馆分馆试点6个、非遗传习所9个、国家三级文化馆和国家二级图书馆各1个,组建民间自乐班子451支,基本配齐公共文化场所活动设备,并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区已建成乡镇(社区)体育健身中心30个、农民体育提升工程15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92个,全区各类体育场地共3176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8平方米,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传承,在发展中延续。凉州区坚持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守护凉州历史文脉。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4项,培育国家级、省市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39名。设立非遗保护中心1个,建成凉州贤孝、凉州水陆画、河西宝卷等9个传习所。完成非遗展馆河西宝卷、凉州半台戏、凉州皮影戏、凉州木偶戏征集实物布展和《凉州宝卷》出版发行。

学宫雄伟,佛窟精绝,非遗传承,人文荟萃。凉州的文化旅游,正值繁茂。近年来,凉州区紧紧围绕文化旅游名市、文化旅游名区建设目标,立足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坚持“旅游以文化为魂、文化以旅游为体”理念,统筹文化旅游两种资源,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力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着力构建以丝路“凉州古城”为核,S316、S308线为轴,乡村休闲旅游区、历史文化旅游区、康养度假旅游区、沙漠生态旅游区协同发展的“一核、两轴、四区”旅游产业总体布局。

形成以武威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武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为龙头,13家A级旅游景区、9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和2个田园综合体为支撑的全域旅游构架体系,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优势逐步确立,引领绿色发展崛起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今年一季度,全区旅游市场全面恢复,全区完成旅游接待人数183.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6.47%、75.56%。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凉州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旅产业不断壮大,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广电事业推进有序,文物保护成效显著,服务管理体系渐趋完善,一条紧密衔接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正在凉州次第铺展开来。着眼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积极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快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文旅振兴样板村打造。

目前,全区现有A级旅游景区13家、星级饭店13家、旅行社及分支机构37家,建成特色餐饮美食街区6条,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服务质量不断提升。2022年以来,兑现区级文化旅游扶持奖励项目14项88.15万元。争取到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25万元支持乡村旅游发展。至目前,凉州区现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9个、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2个、农家乐70余家(星级农家乐17家)、市级研学旅行基地19家。

近三年,全区累计实施文化旅游项目37项,完成投资71.2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优势逐步确立,引领绿色发展崛起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凉州区先后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被省文旅厅评为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天马故乡·醉美凉州”的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知名度进一步增强。

魅力西北游,出发到凉州。文化传承亮点频出、文旅融合异彩纷呈、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公共文化蓬勃发展,凉州大地锦绣斑斓……“天马故乡·醉美凉州”文旅品牌正在全力打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金字”招牌正在奋力擦亮。魅力凉州,正在倾力展示着新时代风采。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