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富 > 正文

“电眼”看山河 生态甘肃更绚丽

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通过研发“电眼”看山河系列数字化产品,构建了“生态环境+电力大数据”的政企合作新模式,为服务黄河流域减污降碳治理,促进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贡献“甘电智慧”和“甘电力量”。

“电眼”搭建分析平台画出大数据生态画像

“真的很感谢供电公司,我们厂按照你们提供的分析意见分时段生产后,不但用电量下降为企业节省了电费,排污量也明显下降了,你们真是为我们办了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情!”3月15日,武威市天祝聚欣硅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向前来核查排污设备运行情况的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连连道谢,他口中所说的“一举两得”的好事,正是国网甘肃电力使用电力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治理的事情。

甘肃省幅员辽阔、地域狭长、地貌复杂,给环保监管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利用电力大数据开展污染防治监测?成为国网甘肃电力举全力攻克的重要课题。

2021年初,国网甘肃电力探索运用社会责任管理理念及工具,聚焦甘肃地域特色,主动对接黄河流域和祁连山生态保护监测需求,群策群力创新打造“电眼”看山河系列大数据产品——“电眼看黄河”“电眼看祁连”。

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设计、开发,2021年3月,基于电力大数据孵化的“电眼看黄河”环保监测模块初具雏形,该产品利用电力大数据和环保大数据,对沿黄河流域重点排污企业及散乱企业进行用电信息及环保监测分析,能深入分析污染源、环保设施、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用电数据与排污情况的关联性,形成包含排污企业生产、经营、能耗、排污等多维标签的综合数字画像。

黄河在兰州市区穿城而过张力摄

2021年9月,国网甘肃电力在“电眼看黄河”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环保大数据平台之间建立了数据传输专线,实现了电力大数据与甘肃省环保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黄河甘肃段全景、全干流、全企业共同参与,服务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同样,祁连山保护区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地和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在国家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21年9月,作为全国首创的集“源头防护、融合监管、多维评估”为一体的“电眼看祁连”数字化祁连生态保护电力监测系统成功面世,构建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天地一体”立体化生态环境电力监测网络,依托电力大数据服务政府部门开展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治理。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发动各市州供电公司供电所台区经理380人,通过工商信息反查、现场走访调研、电话沟通等方式,共开展4轮次污染源用电信息匹配工作,完成2万条污染源用电信息匹配,建成污染源数据库。融合污染源用电量、电网GIS、环保设备分表计量等数据,最终成功构建了电力大数据监测分析模型。”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互联网事业部项目负责人申富泰说。

“电眼”开展预警监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月8日,在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国网甘肃互联网事业部汇报了“电眼看黄河”“电眼看祁连”在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祁连山环境治理、区域碳排监测等场景方面的工作,这是双方自《电力大数据助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以来的持续深化交流。

黄河流经白银市258公里,占黄河甘肃段的58%,流域面积14710平方千米,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眼看黄河”在白银试点运行以来,基于电力大数据在“电眼看黄河”中开发碳排放监测功能,通过获取温室气体高排放企业名单,对白银市40家重点排污企业、753户散乱污企业、2848户临时用电企业、148户规上企业、4户分表计量企业用电信息进行采集,通过企业二氧化碳当量与用电量进行关联分析,对企业状态、排污情况进行全景监测,实现数字画像、历史行为分析、实时监测等8大监测服务功能。经测算,通过电力辅助环保监管可节约人力成本1460人/年,减少相关企业环保设备采购成本4328.6万元。

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员工赴甘肃普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检查排污设备。杨明娇摄

2021年11月,通过“电眼看黄河”,国网甘肃电力出具了针对白银地区的第一份重点企业污染防治专题监测分析报告,白银市副市长这样评价这份分析报告:“‘电眼看黄河’为有效监测沿黄企业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希望再接再厉为白银生态环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这双“电眼”也在祁连山脉发挥着巨大作用。“我们通过电力杆塔、无人机等视频监控资源,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区里64家工业企业、41个管护站、86个水源地、22家A级景区等为监测对象,针对省市环保部门重点关注的150个环境问题全息感知,异常精准识别,经核查监测准确率达87.5%。”国网武威供电公司互联网部数据专责敬如雪介绍说。目前,“电眼看祁连”应用成果已推广至陕西,并孵化出了“电眼”看秦岭系列产品。

“‘电眼看祁连’建设项目在提升武威市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守护好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10月19日,在“电眼看祁连”成果发布会上,武威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发言表示。

“电眼”助力污染防治让“浑水摸鱼”无处遁形

“汇报!月度排污数据正常,无波动现象。”3月1日,“电眼看黄河”监测人员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人为操作排污源数据监测一直是水污染执法取证的难点,自从“电眼看黄河”上线后,曾经屡次逃过生态环境现场检查的人为干预数据参数的违法行为,没能瞒过这双“电眼”。

2021年4月,“电眼看黄河”成功监测出兰州市某污水处理厂伪造排污指标数据的行为,通过对该厂排污浓度及排污量等实时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发现该厂排污指标体系昼夜不平衡度和月度环比数据波动异常。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调查中心收到问题线索后,立即联合兰州市生态环境局现场执法,发现该厂工作人员在夜间私自将不明液体倒入混合水样杯内,对自动采样分析仪器进行伪造在线监测数据的行为。

“没想到,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大数据的火眼金睛……”受到相关执法机构处理后,该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悔不当初。

有了这双“电眼”,让越来越多“浑水摸鱼”的造假排污数据的企业无处遁形,目前,“电眼看黄河”已在白银、兰州、甘南等地市得到生态环境监管部门推广应用,共接入监控黄河甘肃流域的80余家污水处理厂,并将逐步实现对甘肃省内黄河流域所有所有重点排污企业的监控。

在祁连山脉,通过“电眼看祁连”形成的监测分析报告,企业生产用电异常行为平均发现时间仅为10分钟,企业对环保管控指令的响应情况研判从过去的1-2天缩短至2小时,大大降低环保执法的成本和时间,实现精准管理,提高监管效率,为传统“靠人查、靠人算”的环保监测模式,提供高效的辅助决策工具,为生态环境精准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目前,“电眼”看山河系列大数据产品,已在甘肃全省覆盖14个市州、78个区县的2.3万余户固定污染源、10万余户非固定污染源企业用电量信息,日数据推送量高达12.8万条。电力大数据全覆盖、高时效的特征优势,正在为全省各地区生态保护提供辅助决策支撑,国网甘肃电力将持续发掘数据价值,进一步发挥大数据的辅助支撑作用,全面服务甘肃省节污降碳治理,为“十四五”污染防治行动贡献“甘电力量”和“甘电智慧”。

(王昕月申富泰)

标签: 生态环境 黄河流域 甘肃电力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