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富 > 正文

武威市多维度促进就业创业托稳民生幸福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张振国通讯员张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武威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抓紧抓细就业服务,用好用足就业帮扶政策,加力拓岗位、抓帮扶、保输转、促创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超预期完成目标任务,牢牢端住了“增收饭碗”。

“细化服务”促进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直播中有哪些岗位?”“工厂的薪资福利如何?是否提供五险一金?”除了线下招聘活动,武威市人社部门搭建的线上直播带岗新型招聘模式也吸引着众多求职者纷纷涌入直播间,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咨询并投递简历,在线上完成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双向奔赴”。

就业稳则民心安,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各类重点群体就业,事关民生底线。全市人社部门坚持分类帮扶、精准施策,构建了多元化帮扶体系,为各类群体就业创业提供支持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通过搭建“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招聘活动。

深入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行动,建立离校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台账,全面掌握市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求职趋向,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岗位,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前延伸、提质增效。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实施“市县区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暖心行动”,通过常态化、多层次举办各类网络招聘和直播带岗活动,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求职者搭建了全新的就业服务平台。组织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7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多份,提供就业岗位5.2万个,达成意向人数1.6万多人,举办“直播带岗”活动30余期,推介218家企业3.2万个招聘岗位。

“政策供给”着力保障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感谢就业见习政策,让我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张芝萍现在是武威天源财税代理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2023年毕业后,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在人社部门发布的政策清单得知青年就业见习的相关政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报名申请,张芝萍在武威天源财税代理有限公司见习,三个月后被公司留用,并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

全市人社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甘政办发〔2023〕60号)精神,出台了《武威市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工作方案》《武威市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促进各类群体就业政策措施,持续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支持市场主体稳定扩大就业岗位,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空间,加大创业扶持和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困难群体帮扶保障,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效能。率先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签约引进252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人数及学历层次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常态化向全社会推送发布招聘信息,深入企业挖掘就业岗位,引导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为民办实事项目引导700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武威市基层企事业单位就业,已征集284家用人单位2420个岗位;开发见习岗位851个,帮助176名高校毕业生等未就业青年开展就业见习;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88人、招募“三支一扶”“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服务人员224人,连续3年武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落实城镇大龄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低保户、残疾人、退役军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政策,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3424个,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360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162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技能提升”让群众受益企业满意

“职业技能培训是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不用交学费,还要发放相关证书,这个政策真是太好了。”在武威今年组织的一次职业技能培训中,作为受益人之一的王玉说出了不少参训人员的心声。

武威市人社部门全方位组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入挖掘推广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积极拓宽职业技能培训方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多、居住分散,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广泛开展订单式、嵌入式、套餐制、项目制培训,让想学技术的群众真正掌握一门务工技能,让有技术没证书的群众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升外出务工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全面推行“职业培训券”电子化管理模式,在线下、线上两个培训渠道对技能培训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将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技能培训范围。聚焦培训质量提升,强化开展培训后续就业服务,努力实现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容量不断扩大,就业质量持续提高,就业机制更加健全。

针对重点群体创业需求,广泛开展创业培训,针对不同创业阶段,开展“创办你的企业”“改善你的企业”“扩大你的企业”等培训,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加强对创业师资人员的选拔培养,完成遴选备案创业导师12人,举办武威市2023年创业师资培训班,积极培养创业培训讲师及培训师,不断提升全市就业创业整体素养,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次,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万人,越来越多劳动者走上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之路。

“精准帮扶”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外出打工还有补贴拿。”在新疆务工的脱贫劳动力人员李兴平,向凉州区人社部门提交了交通补助申报材料,5个工作日内,便收到了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助600元,这几乎覆盖了他的往返车票费用。

全市人社部门立足单位职责,坚持把劳务输转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摸底数、建台账,强化就业统计,建立“乡村(社区)就业专干+网格员+就业信息员”的模式,做好劳动力就业实名制和信息采集工作。充分利用天津市帮扶资源,不断优化协作方式、拓宽协作渠道、提升品牌内涵,摸清有意愿到对口帮扶省份就业的脱贫劳动力底数,建立需求清单,精准对接输入地岗位供给信息,打造高质量劳务基地,引导用工企业吸纳全市脱贫劳动力。

天津市蓟州区累计帮助武威市6195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5290人。鼓励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主导产业,重点以农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不断增强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为脱贫劳动力提供更多、更稳定、更高质量的家门口就业机会。累计建成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183家,其中乡村就业工厂98家,就业帮扶车间85家,累计吸纳就业920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638人。坚持“三力”全面落实脱贫劳动力跨省就业和省内县区外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政策,发放跨省就业脱贫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助15122人904.11万元,省内县区外就业脱贫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助2712人80.09万元。

“全面扶持”带动各类群体创业就业

“创业担保贷款审批手续简单,政府还能给我们补贴一部分利息,国家政策真的太好了!”张生全高兴地说。张生全的农业合作社成立至今已经三年多了,作为村里的养殖大户,年收入高达30万元。

人社部门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持续开展创业型城市、创业型街道(乡镇)、创业型社区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创业担保贷款,率先在全省建设网上申办平台,实现创业担保贷款“网上办”。优化创业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特别是不断破解创业生态链瓶颈,多维度扶持,全方位护航打造了集创业政策、担保贷款、孵化基地、导师辅导、创业活动于一体的“一站式”创业资源供给服务模式。积极组织开展武威市“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创业创新大赛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大赛武威市选拔赛,共产生一等奖7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21名、优秀奖28名;组织11个优秀项目参加第五届“中国创翼”甘肃省选拔赛,武威幸业颐养中心获得服务业主体赛三等奖,武威市获得优秀组织奖。

积极组织开展“创业新秀”及“新锐创客”推荐评选工作,培育一批敢于创新的新型服务人才,带动更加灵活、更大范围创业就业,评选创业新秀32人,授予316名创业者“新锐创客”荣誉称号。创业带动就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打造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通过制定标准、派员指导等措施,引导基地突出孵化主攻方向,聚焦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孵化带动更多企业落户创业,吸纳劳动力实现就业。累计建成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24个(其中:省级11个,市级13个),现有在孵企业908户,吸纳带动就业6148人。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