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题策划六|低谷期企业扩产持续 2022白羽鸡下行周期难结束
投资要点:
1、目前祖代鸡和父母代鸡产能处高位,供给压力或持续压制2022年鸡价;
2、产能去化或缓慢进行,2022年底猪价反弹或带动鸡价;
3、行业低谷期企业仍继续扩张,布局周期反转后市占率;
4、种禽、种植、屠宰、肉制品加工全产业链成行业风潮,圣农发展先行一步;
财联社(青岛,记者肖良华)讯,2021年白羽鸡价格前高后低,2022年鸡价将如何演绎?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分析师朱欣欣认为,2022年产能出清力度不足,供应充沛致前三季度鸡价或在低位运行,四季度有望反弹,整体不甚乐观。财联社记者采访获悉,头部企业均无减产计划,且在低谷期致力扩张产能。
分析人士认为,明年鸡价若处低位,结合饲料、兽药等养殖成本攀升,白羽鸡养殖产业链2022年利润空间仍受挤压,一体化企业业绩将相对稳定。其中,圣农发展(002299.SZ)产业链条较长,业绩有望稳中上行;民和股份(002234.SZ)、益生股份(002458.SZ)等上游头部种禽企业,受下行周期波及相对较小,业绩或稳中缓落。
2022年鸡苗价格或“先低后高”
白羽肉鸡产业链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白羽肉鸡苗和白羽肉鸡的价格波动显示,目前我国白羽鸡行业已基本形成2-3年的波动周期,2019年是白羽鸡价格高点,2020年起由于产能持续处于高位,价格逐步下探,行业周期进入下行区间。
据悉,白羽鸡繁育链条自上而下分别为曾祖代种鸡、祖代种鸡、父母代种鸡、商品代肉鸡。从祖代鸡引种到商品代肉鸡出栏至少需要14个月(60周),每套祖代种鸡一生可产商品代鸡苗5400羽。
受2021年上半年父母代鸡苗价格偏高影响,全年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再度增长。卓创资讯分析师孙亚男表示,2021年上半年父母代鸡苗价格偏高运行,父母代种鸡企业盈利可观,种鸡淘汰力度弱,且父母代种鸡总存栏量同比再度增长。“预计2022年上半年父母代鸡苗价格偏低运行,祖代种鸡企业盈利水平不佳,或提前淘汰大周龄祖代种鸡。”
上半年父母代鸡苗存栏量持续增长,导致2021年四季度父母代种禽端亏损严重,朱欣欣认为,2022年前三个季度,父母代和商品代鸡苗或呈现下跌走势,父母代和商品代鸡苗价格或长期处于成本线附近甚至低于成本线,第四季度或能触底反弹,价格上涨。
从供给端来看,目前祖代鸡和父母代鸡产能处于历史相对高位,上游供给压力或持续压制鸡价。未来智库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我国祖代鸡合计更新量约116.8套,同比增加22.95%,预计全年更新量或超过120万套,同比增加16.5%。截至2021年11月28日,全国后备祖代种鸡存栏60.26万套,同比增加16.93%。(数据来源:上海钢联)
不过,山东某鸡苗行业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与分析人士持不同观点,他认为,下游屠宰产能扩张很多,预计商品代鸡苗2022年上半年的行情将好于今年第四季度。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4季度鸡苗价格处于低位,11月行业整体依然亏损,鸡苗端,益生和民和商品代鸡苗销售均价分别为2.18元/羽与1.7元/羽,均低于商品代鸡苗养殖成本。
商品代白羽肉鸡出栏量方面,朱欣欣认为,从整体祖代鸡引种存栏及父母代种鸡存栏量来看,至2022年6月份,商品代白羽肉鸡数量或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年来的高位。
需求方面,新冠疫情对白羽鸡消费仍在持续产生影响。朱欣欣表示,白羽鸡的主要渠道是团膳消费,自新冠疫情后冷链运输严重受挫,各单位、院校、工地等团膳主力有意识调整或减少对冻品肉类采购;疫情点状爆发,致各地经销商谨慎采买,只有极少数囤货操作,终端消费市场持续低迷。“疫情或导致经销商随用随采的拿货心理在2022年进一步加剧,白羽鸡消费难有好转。”
去化进程难超预期
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鸡苗、鸡肉价格位于大部分公司成本线之下,行业现金流加速消耗,未来产能或快速缩减。但记者采访获悉,行业头部企业并无减产计划。
民和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公司没有去产能计划。益生股份相关负责人亦表示,公司客户通常都是一体化或规模化的大客户,他们的生产计划通常不受短期行情影响,同理,公司的生产计划较为稳定。
对此,朱欣欣分析,产业整体资金流相对充裕,种禽端和屠宰端整体后备资金尚可,头部企业具备资金和融资优势,可能借助行业下行扩产抢占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行业整体来看,未来产能出清是一个长期过程,缓步缩减可能性要大于超预期缩减。
财联社记者采访获悉,相关上市公司正通过“开源节流”多种形式保障资金需求。益生股份上述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公司具有充足的日常营运资金,公司已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对日常营运资金需求和中长期资金规划进行测算。同时,公司已与多家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长短资金均有保障。春雪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行业下行周期,公司在发展方面,除了必要性投资外,会相对保守。
白羽鸡行业虽未出现较大幅产能去化,但2022年猪周期触底回升预期强烈,对白羽肉鸡周期上行有望提供支撑。孙亚男认为,2021年生猪市场价格回落,对白羽肉鸡、肉鸭、鸡蛋等畜牧行业市场均有不同幅度的影响。2022年上半年生猪市场表现仍显疲软,对白羽肉鸡市场仍有利空效果,而下半年生猪供给量有望下降,生猪价格回升,或将提振白羽肉鸡市场。
此外,如何进一步开拓需求端,也是消化行业产能的一种方式。孙亚男认为,近年来外卖、网络生鲜超市为白羽肉鸡消费渠道扩充提供明显助力,但仍需继续扩充新的渠道。“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需要大量的方便食品来满足消费者需要。白羽鸡产业链需要根据需求研制开发精细分割产品、深加工产品,促进产业发展。”
一体化发展+扩产迎接下轮周期上行
为了平滑周期波动对公司的影响,白羽鸡产业链头部企业正向下延伸产业链。朱欣欣认为,随着资源的集约、产能的扩大,产业化优势会愈加明显,企业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强,全产业链整合逐步成为新的行业趋势。在企业层面,头部企业加速扩产步伐,提升市场份额;中型种禽厂将加强与下游企业产能相匹配的长期深度合作;中小种禽端则需要更加灵活的调节产能产量。
益生股份前述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行业竞争格局有所变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正在增加。公司目前正在稳步扩大白羽鸡产能,加快厂区新建的进程,积极投资饲料生产、种鸡孵化等项目,推进产能逐步释放,预计2021年鸡苗产量近5亿羽,十四五规划鸡苗出栏10亿羽。
民和股份方面,公司11月24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去年鸡苗产量约3.5亿羽,未来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公司目前建设80万套父母代种鸡养殖项目,预计形成1亿只商品代鸡苗产能,加上现有产能,未来公司鸡苗年产量将达到5亿羽。
圣农发展全产业链发展已初具规模。圣农发展11月深加工肉制品板块产品销售数量为2.27万吨,同比增长4.70%,环比增长19.36%。公司近3年白羽肉鸡出栏量保持10%左右市占率,拟逐步通过并购等方式将现有超5亿羽产能扩至10亿羽。公司正通过研发多样化产品,再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拓宽产品影响力,促进深加工肉质品迅速增长。
民和股份方面,同样在探索消费端渠道建设与品牌推广,延伸产业链布局,拓宽产品结构,提升盈利能力。目前公司拥有两个3万吨产能的在建熟食项目,其中潍坊熟食项目已试生产,蓬莱熟食项目预计年底试生产。(文章来源:财联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综合实力够强,智路建广完全符合紫光重整管理人要求
智路建广管理模式和盈利能力向好,紫光集团重组未来可期!
康师傅“急难救助车” 救灾一线一碗热面暖人心
排行
精彩推送
- 国内商品期货开盘普涨 沪镍涨近4%
- 复星医药、博瑞医药双双涨停开盘
- 旅游股开盘领涨
- 军工股开盘大幅走低 多股跌超9%
- 国产软件板块持续走强
- 明日主题前瞻:价格创十年新高 需求占比或提升5倍以上 特斯...
- 西点药业募投项目信披现罗生门 税收优惠或难“无缝衔接”
- 股市早8点丨注意到北向资金“牛尾跑步进场抄底扫货”
- 冬天“最火”项目 冰雪旅游12月开始保持周均超40%增长
- 国产剧《开端》爆了!它们成功押宝 两家上市公司在列 还有...
- “顶流”张坤在管规模1019.36亿,再度小幅缩水,增减仓动作全...
- 城市减碳空间有多大
- 贸发会议:202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强劲反弹
- 下调首付比例!多地楼市调控松动,从公积金买房开始
- LPR罕见“双降息”,房贷月供变少!买房更容易了?
- 我钱都去哪了?2021年居民消费榜告诉你
- 油价攀升是暂时现象还是长期趋势
- 中国最大超稠油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超2000万吨
- 深圳盐田港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416.11万标箱
- 农业农村部:春节、冬奥会期间“菜篮子”供应充足
- 住建部: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企项目逾期交付风险
- 青海政协委员:以环保为目标打造中国碱都
- 耕地资源有限 中国官方回应如何扩种大豆
- 十问中国经济2022:如何增强创新“第一动力”?
- 春节恰逢冬奥,肉蛋奶果菜鱼供应总量充足!
- 中科环保、BYD半导、工大科雅1月27日创业板首发上会
- TMT时报|字节跳动2021年日均进账10.7亿元人民币 中兴旗下手...
- 竞争力超强!基金经理称光伏产业链值得重点挖掘
- 湖北GDP迈上5万亿元台阶 疫后经济强势复苏重振
- 重庆直飞香港客运航线复航
- 福布斯发布2022年美国慈善富豪25强 巴菲特居首
- 青客租房申请破产清算 曾为国内长租公寓第一股
- 报告:中国科技企业仍将引领办公楼需求增长
- 贝恩: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市场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地推出系列举措 全力做好春节期间重要...
- 农业农村部:2021年粮食产量创新高
- 到2025年我国实现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超70% 枢纽机场...
- 山西省政协委员刘兴亮:用“元宇宙”打造数字文旅新业态
- 粤政协委员建言:建立跨境电商行业标准 打造产业生态链条
- 中药创新药密集获批上市!片仔癀3款中药新药在研 未来3~5年...
- 预制菜再成资本市场新宠,万亿市场谁是赢家?
- 中石化近亿元投资博清科技,首入机器人赛道
- 又一起“青花椒”案二审胜诉,成都商户:准备申请自己的商标
- 以智能化破题转型升级 重庆加速打造“智造重镇”
- 海关总署:2022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启动
-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春节消费提示:办卡续费要谨慎
- 渝昆高铁川渝段站前四标首个连续梁浇筑合龙
- 住建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坚持“房住不炒”
- 五部门调整疫情期间免税店经营和招标期限规定
- 新疆铁路货运发送量突破1000万吨 实现新年开门红
- 深交所网站显示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 【数据看盘】外资扫货大金融 一银行股连续四日买入居首
- 创业板上市委:比亚迪半导体等三家企业首发1月27日上会
- 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125.76亿元 大幅净买入中国平安13.53亿元
- 龙虎榜:2.52亿抢筹拓新药业 外资净买2股 机构净买6股
- 1月20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附名单)
- 个股普跌!大金融板块逆市护盘 流动性环境向好 机构:关注...
- 百世集团因交通事故新增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127.74万元
- 农业农村部:适当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
- 拼多多与美的集团合作:年销售额破100亿共同推动数实融合
- 公益是社区的基因,哔哩哔哩公益平台正式上线
- 四川两会聚焦“双碳”目标 多领域发力打通绿色发展之路
- 地产股债大涨!LPR“降息”落地,房贷少了!还释放哪些信号?
- 足力健新增被执行信息 执行标的为128万元
- 多家公司元宇宙商标被驳回
- 游戏人均支出344元,氪金王腾讯、网易现吃老本隐忧
- 当“织布机”变成“断魂刀” 一场万亿成交下的存量博弈
- 港股招商局中国基金:附属公司完成出售寒武纪股份 获得分配...
- [情绪与偏差]震荡弱势 个股补跌
- 逆势大涨 重要信号释放!
- 投诉量超6000条 新老IP交替明显!股价走低泡泡玛特如何破局?
-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5.76亿元(附股)
-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5.76亿 净买入招商银行17.1亿、中国平安13.53亿
- 名将傅友兴最新持仓:贵州茅台退出十大重仓股 增持轻工、汽...
- 四川两会聚焦“双碳”目标 多领域发力打通绿色发展之路
- 贵州省2021年白酒产量34.81万千升 同比增长30.5%
- 商务部:取消加征关税符合中美两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根本利益
- 广东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发布 深圳31758元/平方米居首
- 青海:2025年枸杞产业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以上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夺取今年夏粮小麦丰收
- 农业农村部:2021年脱贫人口人均实现产业增收超2200元
- 从地方两会看“数字长三角”:发力加速跑 提升全球话语权
- 农业农村部:2021年猪肉产量基本达到历史正常年份水平
- 农业农村部:预计未来3个月菜价将比较坚挺
- 开年来新基金成立总规模542亿 不足去年同期1/6
- 北向资金尾盘加速抄底
- 北向资金尾盘净流入超150亿元
- 北向资金抢筹125亿!金融股走强 逾3800只股下跌
- 和信投顾:大盘早盘探底回升 超3600只个股下跌
- 地产债整体走高
- 五大上市险企2021揽2.49万亿保费 2022保险业能否走出资产负...
- 和信投顾:指数缩量整理 金融扛起大梁
- 年内最赚新股诞生:N诚达破发潮中一枝独秀 单签最高盈利超5万元
- 复盘50涨停股:九安医疗、精华制药、翠微股份封板 湖北广电炸板
- 三胎概念股大涨 国家卫健委称将研究出台更多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 恒指大涨逾3%逼近25000点 科技指数飙升4.5%
- 【每日收评】北向资金超百亿买入难挡两市普跌局面!资金抱团...
- 河南安阳:职工治疗观察隔离期间需支付报酬
- 摄像头遭破解视频成“套餐”?猎奇扭曲的买家和卖家
- 河南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8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