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产业拖累 *ST盐湖是否会暂停上市?
*ST盐湖(000792)近几年投资循环产业造成巨大损失,投资者只能将眼光重新瞄向这个公司的主业,打量含金量几许。
目前主流看法是,按照重整方案,*ST盐湖的氯化钾和碳酸锂业务盈利将体现在报表中,公司目前市值可能被低估。
适值新《证券法》3月1日实施,围绕是否会暂停上市,业内也有不同见解。
受循环产业拖累
在一片荒原中,以一己之力建立诸多项目,*ST盐湖和当地的梦想的确很大。盐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占地面积70平方公里,几乎就是一个城镇的规模。
*ST盐湖要建的产能包括:氢氧化钾产能50万吨/年、一期碳酸钾7.2万吨/年、硝酸钾40万吨/年、金属镁10万吨/年、PVC为126万吨/年,纯碱120万吨/年,尿素66万吨/年,碳酸锂1万吨/年,聚丙烯16万吨/年,水泥300万吨/年。
其中,氢氧化钾、碳酸钾、金属镁的产能均居全球第一,硝酸钾产能居全球第二。
上述项目都是大项目,每一个项目都可以成就一家上市公司,而这些大项目统统由一家公司来投资,这家公司先前只有氯化钾生产经验,碳酸锂也是探索了10多年才量产。
这些项目也是*ST盐湖2019年巨亏逾400亿元的根源,公司真实的亏损还不止于此,这些年主业利润被消耗,还要背负巨额融资压力。
循环产业项目由*ST盐湖各子公司承建,但是融资是以*ST盐湖为主体,这也是因为公司资产质量较好,此后再将资金投入到子公司,子公司就对*ST盐湖形成巨额负债。如果子公司清算,母公司将会受到牵连。
内部人士认为,之所以出现巨亏,有很多原因,资源因素也很重要,当初建项目时政府配套有煤矿,附近也有气田,但是后来为了配合环保,还有西气东输,这些资源都无法使用,公司外购煤炭质量不稳定,价格也比较高;天然气时有时无,都造成公司生产成本高,不停开机关机,而化工企业开关机的成本都很高,一直无法满负荷生产,就无法达到规模效应,折旧一开始,盈利就很困难。
另外,*ST盐湖需向国家电网采购电力,每度成本超过0.3元,其他高耗能企业自己发电,生产成本只有0.1-0.2元/度,造成公司生产的PVC产品成本比市场价还高。
由于地处偏远,无法招到有经验的人才,*ST盐湖只能招大专院校学生,这些学生没有经验,需要培养,而公司的经验只限于钾肥行业,做新产业也有困难。管理经验不足,造成投资不断追加,生产线多次发生故障以及死亡事故。
“当地没有能力,也不应该上这些项目。”一位和*ST盐湖长期打交道的投资人士认为,外部环境变化只是一方面,“从技术上到管理上都不具备。”
目前,当地国资已接手*ST盐湖金属镁一体化项目,PVC一体化项目,综合利用一、二期项目。
重整方案受肯定
著名财务专家方烈很欣赏*ST盐湖的重整方案,认为此后*ST盐湖前景明朗,有两块很干净的资产,钾肥和碳酸锂资产,这些资产盈利能力都不错。
“除去后来建的化工业务,*ST盐湖的资产其实不错。”他认为这是化解金融风险的经典案例,各方利益都得到体现。转股价格相当于偿债率为67%,看似债权方有损失,但是通过股权增值体现,如果不如此做,将来盐湖情况恶化,方案可能会更差。
方烈认为剥离之后的*ST盐湖净利润将大幅提高,年净利润可以达到30亿元以上。
*ST盐湖经营多年的氯化钾是重头戏。2018年*ST盐湖氯化钾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因为毛利率超过70%,实现营业利润超过53亿元。2019年上半年氯化钾板块实现营收39亿元,营业利润超过25亿元。氯化钾的毛利率远远超过苦心投资多年的碳酸锂业务。
历史上*ST盐湖最赚钱的是2011年到2012年,净利润在25亿元左右,当时氯化钾产量是220万吨。现在产量翻了一倍还多,如果按照当时的水准净利润可以达到50亿元,但目前价格相比2011年下降了很多,在2011年时价格2700元/吨左右,最近几年市场行情一直稳定在2200元/吨左右。
按照*ST盐湖净利润30亿元,25倍PE计算,估值将达700亿元,如果考虑到碳酸锂业务估值更高,市值将更高一点。因为碳酸锂业务占比太小,还难以对盈利贡献太多。科达洁能四次增资蓝科锂业,最后一次估值是32.97亿元,按翻倍计算,大概相当于66亿元市值。
目前*ST盐湖247亿元市值,债转股后股本接近翻倍,这样计算的话,盐湖的真实价值已被低估。
剥离不良资产后,*ST盐湖并不是完全没有负债,估计有一部分借债人会选择分期,盐湖最近几年还是要偿还债务,也将挤压盈利。
不用暂停上市?
方烈认为,新《证券法》今年3月1日实施,考察的是公司是否有持续经营能力,而不是持续盈利能力,按照这种标准来判断,*ST盐湖不用暂停上市。
不过,财务专家马靖昊认为,新《证券法》3月1日才生效,覆盖对象是本年度,去年的财报还是按照老办法。
证券时报记者咨询*ST盐湖证券部,他们称咨询了不少人,现在也不清楚具体按照什么准则,“公司肯定是希望不用暂停上市。”
新《证券法》还规定3年连续亏损将退市。如果按照老办法,*ST盐湖将暂停上市,暂停上市后,恢复利润后可以申请重新上市。
根据以往经验,债转股之后公司将增加不少净资产。2019年,*ST盐湖归母所有者权益为-286亿元。目前盐湖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签署了实施债转股的框架协议,盐湖转股价格为13.1元/股,对应乘以转增股票25.76亿股,预计转股债权金额约337亿元。重组通过之后,这部分欠债转为公积金,盐湖将实现巨额账面收益,所有者权益将转为正值。
业内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即使将暂停上市,以*ST盐湖重整后的资产质量,恢复上市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新《证券法》已删除暂停上市条款,今后连续亏损3年的上市公司即将被强制退市。*ST盐湖赶在了这条生死线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综合实力够强,智路建广完全符合紫光重整管理人要求
智路建广管理模式和盈利能力向好,紫光集团重组未来可期!
康师傅“急难救助车” 救灾一线一碗热面暖人心
排行
精彩推送
- 国内商品期货开盘普涨 沪镍涨近4%
- 复星医药、博瑞医药双双涨停开盘
- 旅游股开盘领涨
- 军工股开盘大幅走低 多股跌超9%
- 国产软件板块持续走强
- 明日主题前瞻:价格创十年新高 需求占比或提升5倍以上 特斯...
- 西点药业募投项目信披现罗生门 税收优惠或难“无缝衔接”
- 股市早8点丨注意到北向资金“牛尾跑步进场抄底扫货”
- 冬天“最火”项目 冰雪旅游12月开始保持周均超40%增长
- 国产剧《开端》爆了!它们成功押宝 两家上市公司在列 还有...
- “顶流”张坤在管规模1019.36亿,再度小幅缩水,增减仓动作全...
- 城市减碳空间有多大
- 贸发会议:202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强劲反弹
- 下调首付比例!多地楼市调控松动,从公积金买房开始
- LPR罕见“双降息”,房贷月供变少!买房更容易了?
- 我钱都去哪了?2021年居民消费榜告诉你
- 油价攀升是暂时现象还是长期趋势
- 中国最大超稠油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超2000万吨
- 深圳盐田港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416.11万标箱
- 农业农村部:春节、冬奥会期间“菜篮子”供应充足
- 住建部: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企项目逾期交付风险
- 青海政协委员:以环保为目标打造中国碱都
- 耕地资源有限 中国官方回应如何扩种大豆
- 十问中国经济2022:如何增强创新“第一动力”?
- 春节恰逢冬奥,肉蛋奶果菜鱼供应总量充足!
- 中科环保、BYD半导、工大科雅1月27日创业板首发上会
- TMT时报|字节跳动2021年日均进账10.7亿元人民币 中兴旗下手...
- 竞争力超强!基金经理称光伏产业链值得重点挖掘
- 湖北GDP迈上5万亿元台阶 疫后经济强势复苏重振
- 重庆直飞香港客运航线复航
- 福布斯发布2022年美国慈善富豪25强 巴菲特居首
- 青客租房申请破产清算 曾为国内长租公寓第一股
- 报告:中国科技企业仍将引领办公楼需求增长
- 贝恩: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市场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地推出系列举措 全力做好春节期间重要...
- 农业农村部:2021年粮食产量创新高
- 到2025年我国实现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超70% 枢纽机场...
- 山西省政协委员刘兴亮:用“元宇宙”打造数字文旅新业态
- 粤政协委员建言:建立跨境电商行业标准 打造产业生态链条
- 中药创新药密集获批上市!片仔癀3款中药新药在研 未来3~5年...
- 预制菜再成资本市场新宠,万亿市场谁是赢家?
- 中石化近亿元投资博清科技,首入机器人赛道
- 又一起“青花椒”案二审胜诉,成都商户:准备申请自己的商标
- 以智能化破题转型升级 重庆加速打造“智造重镇”
- 海关总署:2022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启动
-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春节消费提示:办卡续费要谨慎
- 渝昆高铁川渝段站前四标首个连续梁浇筑合龙
- 住建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坚持“房住不炒”
- 五部门调整疫情期间免税店经营和招标期限规定
- 新疆铁路货运发送量突破1000万吨 实现新年开门红
- 深交所网站显示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 【数据看盘】外资扫货大金融 一银行股连续四日买入居首
- 创业板上市委:比亚迪半导体等三家企业首发1月27日上会
- 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125.76亿元 大幅净买入中国平安13.53亿元
- 龙虎榜:2.52亿抢筹拓新药业 外资净买2股 机构净买6股
- 1月20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附名单)
- 个股普跌!大金融板块逆市护盘 流动性环境向好 机构:关注...
- 百世集团因交通事故新增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127.74万元
- 农业农村部:适当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
- 拼多多与美的集团合作:年销售额破100亿共同推动数实融合
- 公益是社区的基因,哔哩哔哩公益平台正式上线
- 四川两会聚焦“双碳”目标 多领域发力打通绿色发展之路
- 地产股债大涨!LPR“降息”落地,房贷少了!还释放哪些信号?
- 足力健新增被执行信息 执行标的为128万元
- 多家公司元宇宙商标被驳回
- 游戏人均支出344元,氪金王腾讯、网易现吃老本隐忧
- 当“织布机”变成“断魂刀” 一场万亿成交下的存量博弈
- 港股招商局中国基金:附属公司完成出售寒武纪股份 获得分配...
- [情绪与偏差]震荡弱势 个股补跌
- 逆势大涨 重要信号释放!
- 投诉量超6000条 新老IP交替明显!股价走低泡泡玛特如何破局?
-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5.76亿元(附股)
-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5.76亿 净买入招商银行17.1亿、中国平安13.53亿
- 名将傅友兴最新持仓:贵州茅台退出十大重仓股 增持轻工、汽...
- 四川两会聚焦“双碳”目标 多领域发力打通绿色发展之路
- 贵州省2021年白酒产量34.81万千升 同比增长30.5%
- 商务部:取消加征关税符合中美两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根本利益
- 广东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发布 深圳31758元/平方米居首
- 青海:2025年枸杞产业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以上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夺取今年夏粮小麦丰收
- 农业农村部:2021年脱贫人口人均实现产业增收超2200元
- 从地方两会看“数字长三角”:发力加速跑 提升全球话语权
- 农业农村部:2021年猪肉产量基本达到历史正常年份水平
- 农业农村部:预计未来3个月菜价将比较坚挺
- 开年来新基金成立总规模542亿 不足去年同期1/6
- 北向资金尾盘加速抄底
- 北向资金尾盘净流入超150亿元
- 北向资金抢筹125亿!金融股走强 逾3800只股下跌
- 和信投顾:大盘早盘探底回升 超3600只个股下跌
- 地产债整体走高
- 五大上市险企2021揽2.49万亿保费 2022保险业能否走出资产负...
- 和信投顾:指数缩量整理 金融扛起大梁
- 年内最赚新股诞生:N诚达破发潮中一枝独秀 单签最高盈利超5万元
- 复盘50涨停股:九安医疗、精华制药、翠微股份封板 湖北广电炸板
- 三胎概念股大涨 国家卫健委称将研究出台更多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 恒指大涨逾3%逼近25000点 科技指数飙升4.5%
- 【每日收评】北向资金超百亿买入难挡两市普跌局面!资金抱团...
- 河南安阳:职工治疗观察隔离期间需支付报酬
- 摄像头遭破解视频成“套餐”?猎奇扭曲的买家和卖家
- 河南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8000亿